去年5月1日,使用了50年的“糖丸”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我國開始實施新的脊髓灰質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價脊灰減毒活疫苗(tOPV,即俗稱的“糖丸”),用二價脊灰減毒活疫苗(bOPV),并將脊灰滅活疫苗(I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當時,全省各地都開始啟動脊灰疫苗使用策略轉換模式,所有接種單位的“糖丸”均清點、封存上交集中銷毀。
然而,近一年來,全省各地家長都反映,自“糖丸”停用后,他們并沒有帶孩子接種到脊灰疫苗,因此不得不選擇自費的二類疫苗來彌補空缺。3月15日,記者從省疾控中心獲悉,造成脊灰疫苗短缺的原因主要是生產量與需求量相差較大,隨著相關部門加大研發和生產力度,預計到2018年短缺將得到緩解。
全國供應商僅三家
脊灰疫苗是用于預防小兒麻痹的疫苗。根據新脊灰疫苗免疫程序,我國采取的是2、3、4月齡初始免疫,4周歲加強免疫,其中初始免疫采取IPV-bOPV-bOPV的序貫程序,加強免疫使用bOPV。按照世衛組織要求,到2018年,我國需要將四劑次全部改用IPV。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序貫程序,兒童需要接種IPV和bOPV兩種疫苗。
省疾控專家介紹,目前國內市場上只有2家企業可以生產供應IPV疫苗,分別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簡稱“昆明所”)和一家外國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另外有3個廠家的IPV疫苗在研制。而供應bOPV的企業僅1家(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簡稱“中生集團”)。由于廠家疫苗生產產能不能滿足兒童接種需求,導致從脊灰疫苗策略轉換開始后,脊灰疫苗在全國范圍內就處于緊張狀態。“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預測,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將超1750萬人。去年,生產IPV的兩家企業中,賽諾菲巴斯德的IPV批簽發總量為680多萬支,昆明所IPV批簽發總量為330多萬支,兩家企業批簽發的IPV總量合計1010萬支左右,與實際需求量有較大差距。”
江西努力加強供應
為緩解脊灰疫苗供應緊張的問題,我省也做了很多努力。去年以來,省衛生計生委和省疾控中心多次派人與脊灰疫苗供應企業協商,還曾專程赴昆明與企業溝通,請求支持應急采購,同時省衛生計生委也全力支持全省疫苗采購工作,以保證疫苗能夠及時采購到位。省疾控中心也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第一類疫苗計劃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疫苗的管理,充分利用已供應到位的脊灰疫苗,減少疫苗的損耗和浪費。
截至目前,中生集團前后分4次共計供應我省bOPV 34.4萬支(344萬人份),占到全省需求量的66.4%;賽諾菲巴斯德供應IPV20萬劑次,占需求量的27.6%。昆明所因產量限制,2016年無法供應江西市場,但經協調,昆明所承諾今年將逐步穩定對江西供應,預計將再對我省供應3萬劑次IPV。
明年或將得到緩解
去年以來,不僅在我省,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同樣的脊灰疫苗短缺現象。省疾控專家介紹,脊灰疫苗的短缺甚至是全球性問題。據世衛組織數據統計,全球有約1200萬個孩子無法接種IPV疫苗。
目前,世衛組織和我國政府都在想辦法推動新疫苗的研發上市。2016年8月25日,昆明所開始建設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擴建項目,這是我國最大的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生產項目,預計年產能達6000萬劑,將在2018年完成。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從2014年正式獲得技術轉讓至今,已經開始進行二期臨床試驗,計劃明年完成三期臨床試驗,2018年投入生產。此外,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脊灰滅活疫苗也已經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因此,疾控專家分析,估計到2018年,疫苗供應緊張或許將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