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已故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的誕辰日,為紀念這位乙肝病毒發現者,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7月28日” 定為 “世界肝炎日”。
肝炎一直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共有20億人感染肝炎病毒,其中約有5億人(全世界十二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慢性肝炎,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此而死亡。
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肝炎病毒攜帶者和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是主要肝炎類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其中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種病毒。
不同病毒引發的肝炎,其傳播途徑和感染后的臨床過程不同。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傳播疾病,可以通過污染的手、食物或水傳播;乙肝、丁肝和丙肝則主要通過母嬰、性和輸血傳播。甲肝和戊肝多為自限性疾病,很少發生慢性感染;但乙肝和丙肝則可發生慢性感染,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極高。臨床數據顯示,近80%的肝癌病例均由乙肝和丙肝這兩種病毒引起。因此,這兩種病毒也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因素。
肝炎的主要預防措施為注射肝炎疫苗。在各型肝炎中,除丙肝外,均可通過疫苗來預防。目前,已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取為新生嬰兒注射乙肝疫苗等方法預防肝炎。
世界肝炎聯盟公布數字顯示,全球有3.5億乙肝病毒感染者、1.7億丙肝病毒感染者。我國法定傳染病系統每年報告超過130萬例病毒性肝炎病例,占報告總病例數的三分之一。2010年,全國報告病毒性肝炎近132萬例、死亡884例。病毒性肝炎位居傳染病發病之首,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的80%。我國每年因乙肝所致直接經濟損失至少5000億元。
我國政府重視肝炎防治工作,衛生部將乙肝列為重點控制的傳染病,不斷加強病毒性肝炎防治力度。近年來,我國通過大力推廣乙肝疫苗接種等策略控制肝炎的流行與傳播,取得明顯效果。據調查,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6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人數大約減少了3000萬。但是,我國病毒性肝炎流行廣泛,感染者眾多,肝炎防治難度大,仍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在我國,肝炎依然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疾病。
對待肝炎,我們要時時警惕,了解以下知識,有助于及時發現肝炎。
什么人更容易感染肝炎病毒?
哪些壞毛病容易引發肝病?
1、吸煙酗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以及煙霧中的上千種有害物質都會損害肝臟。而酒精引起的肝臟疾病(包括酒精肝、脂肪肝等)發病率達4.36%。
2、愛吃油膩,不愛運動
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吃太多油膩食品,容易使脂肪堆積于肝臟內形成脂肪肝。
3、睡眠不足
養肝最好的辦法是臥床休息,保證7小時睡眠時間。
4、抑郁易怒
肝臟內分布著豐富的交感神經,氣惱憂愁會直接導致肝細胞缺血,影響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5、胡亂吃藥
服用多種藥物容易產生藥物交互作用,有傷肝的風險。
怎樣預防肝炎?
1、接種疫苗,預防肝病;
2、不濫用處方藥,合理用藥;
3、把肝臟從酒精中解放出來;
4、規律作息,不要熬夜;
5、均衡營養,多做運動;
6、護肝養肝多吃這些:
蛋白質能修復肝臟:雞蛋、豆腐、牛奶、魚、雞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
維生素A可抗肝癌:番茄、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制品等。
B族維生素是肝臟“加油站”:豬肉、黃豆、大米、香菇等。
維生素E是護肝新武器:麥芽、大豆、植物油、堅果、類綠葉蔬菜等。